浮選過程影響因素--礦漿濃度和礦漿溫度
2023-10-27 來源:鑫海礦裝 (1241次瀏覽)
浮選工藝是選礦過程常用的選別方法之一。在浮選過程中,存在很多影響因素,如礦粒大小、礦漿濃度和溫度,藥劑制度、設備的選擇等因素。為了獲取較高的浮選指標,選礦廠應根據(jù)礦石性質和特點,進行選礦試驗分析來確定合理的選礦方案。但了解這些因素如何影響浮選過程也是優(yōu)化浮選工藝的重要一環(huán),下文將為您介紹浮選時礦漿濃度和溫度的影響。
.jpg)
(浮選過程)
礦漿濃度對浮選過程的影響
礦漿濃度是浮選過程中的重要工藝參數(shù),可直接影響下面的技術經(jīng)濟指標
1. 回收率:礦物浮選的礦漿濃度和回收率之間存在明顯的規(guī)律性。當?shù)V漿濃度低時,精礦回收率較低,隨著礦漿濃度增加,回收率也會隨之增加。當達到適宜的礦漿濃度后,回收率會降低。主要原因是過濃或過稀的礦漿會惡化浮選機的充氣條件。
2. 精礦質量:一般情況下,較稀的礦漿浮選得到的精礦質量較高,較濃的礦漿中浮選得到的精礦質量較低。
3. 藥劑用量:為了獲得較好的浮選指標,浮選過程中礦漿需要保持一定的藥劑濃度。當?shù)V漿濃度較大時,液相中藥劑濃度增加,處理每噸礦石的用藥量可減少。若礦漿濃度較小時,處理每噸礦石的用藥量需要增加。

(浮選設備)
4. 浮選設備生產能力:伴隨著礦漿濃度的增大,浮選機的生產能力也會增加。
5. 浮選時間:浮選時間會隨著礦漿濃度的增加而延長。這有利于提高精礦回收率。
6. 水電消耗:礦漿濃度越大,處理每噸礦石的水電消耗將越少。
為了獲得適宜的礦漿濃度,除了上述因素外,還應考慮礦石性質和具體的浮選條件。一般原則為:浮選大密度、粒度粗的礦物用弄礦漿;當浮選密度小切粒度細的礦物和礦泥時,則使用稀礦漿。粗選作業(yè)時采用濃礦漿,這樣才能獲得高回收率和減少藥劑消耗。精選作業(yè)則選用稀礦漿,可以提高精礦質量。
.jpg)
(浮選工藝)
礦漿溫度對浮選過程的影響
浮選工藝一般在常溫下進行,但也有需要調節(jié)礦漿溫度的情況,如藥劑性質要求或特殊工藝要求。
1. 非硫化礦加溫浮選:在浮選螢石、磷灰石等非硫化礦時,使用某些難溶且其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的捕收劑,如脂肪酸或脂肪胺類等藥物。為提高這些藥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捕收能力,需要提高礦漿溫度來改善浮選過程中的選擇性,可節(jié)省大量藥劑并獲得高回收率。
2. 硫化礦加溫浮選:在實際生產中,硫化礦加溫浮選工藝已經(jīng)得到了廣泛應用。此工藝主要是利用各種硫化礦表面的氧化速度不同,進而來擴大待分選礦物的可浮性差異。加溫工藝雖然具有很多優(yōu)點,但在處理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熱能,因此在選擇該種工藝時,應該提前研究,從經(jīng)濟和技術方面來考慮是否適合,從而降低不必要的生產成本。
.jpg)
(浮選設備)
上述內容是礦漿濃度和溫度對浮選過程的影響。由于不同礦石的特點和性質不同,選礦過程中所需的礦漿濃度和溫度是不一樣的,需要根據(jù)具體生產情況進行分析和調節(jié)。鑫海礦裝建議選礦廠進行選礦試驗,根據(jù)試驗結果選擇合理的浮選工藝,可以更好地利用原礦石資源,提高精礦回收率和經(jīng)濟指標。